民生是人民幸福之源、社会和谐之基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,习近平总书记将着力解决“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”与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”作为民生建设的两个关键抓手。
所谓“急难愁盼”问题实际上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。
如何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群众,让群众过上更幸福、更美好的生活?关键要更加聚焦群众所思所想、所期所盼,持续不断地把惠民生的好事办实、办好。
解决人民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要问需于民。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、所急所盼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。几十年前,毛泽东用“吃饭问题最大”生动地概括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性需求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当今社会民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无疑要复杂得多。因此,只有做到“问需于民”,才能明确问题导向、找准切入角度。一方面,我们要不断完善自上而下的需求摸排机制,着眼常态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,改善调查研究手段,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关切的最新变化,从而作出有效的政策安排与制度设计。另一方面,要不断优化自下而上的诉求反馈机制,让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直接成为实际工作的指挥棒,从而更好地实现知民意、解民忧。例如,北京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“接诉即办”机制等。“问需于民”既要具有普遍性,充分挖掘社会普遍关切的共识性问题,又要具有针对性,对新社会阶层、新就业群体、社会弱势群体等提供诉求表达与问题解决的渠道平台,从而让相关服务政策更加精准。解决人民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要问计于民。想要找到解决老百姓“急难愁盼”问题的好办法,光靠苦思冥想、闭门造车是不行的,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、能动性,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,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主意。“问计于民”的前提是形成切实有效的公共协商机制。对于同一个问题,不同利益群体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期待,因此只有让他们能够和愿意彼此商量,形成具有共识性的意见建议,管理者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着眼点。“问计于民”必须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紧密结合。人民群众的智慧、经验是极为丰富的,但这些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如果得不到有效整合和统筹决策,便可能议而不决,难以形成切实有效的制度设计。因此,必须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,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、了解各方诉求、汲取群众智慧的前提下,综合判断、科学决策,并形成明确实施机制,真正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变成解决问题的“高招”。解决人民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要问效于民。解决群众问题的办法究竟能不能奏效,最终还是要老百姓自己说了算。在实践中,“问效于民”需要即时性、精准性,借助专业科学的评估工具与客观合理的施测手段,及时把握公众获得感、满意度的变化情况,找出群众不满意、不认可的地方,并适时调整政策、弥补不足,从而进一步提质增效。“问效于民”还需要长效性、可持续性,我们不仅要及时了解群众对政策做法的反馈情况,还需要通过定期回访等形式了解群众的诉求有没有得到长效的解决、问题解决后有没有诱发新的矛盾或困难等。总之,应当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,时刻让人民群众当好检验政策效力的评判员。可以说,判断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,关键就是看人民群众最急、最盼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有效满足,最难、最愁的问题有没有得到有效解决。一直以来,我们党始终按照这一要求保障与改善民生,这是我们民生工作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。进入新发展阶段,面对人民需求更加复杂、社会矛盾更加多样的新情况,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研究和解决人民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真正做到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,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力量。
作者:尹德挺
文章来源:《学习时报》2021年9月22日
责任编辑:刘卫东
版式:刘卫东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投稿邮箱:qianxianwang@126.com